Thursday, December 23, 2010

月经问题

一般上,大家都认为月经的量多,量少,血块或经期不定是与荷爾蒙有关,而且也认为上了年纪(四十岁以上)或更年期的妇女的经血量一定会慢慢的减少然后就停经,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

在亚洲国家,十一/二岁的女孩才开始来经,但在欧美国家的女孩大多数会提早来经,其年龄大约在九岁左右,这是因为她们的饮食习惯导致她们较于早熟。

女性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从每个月的经血来观查。健康的经血必须是无血块,无血丝,无异味,其颜色鲜红,来经时女性并不会感觉有腹痛,不会眩晕,乳房也不会胀痛;就只会有小腹温温的感觉及乳房有稍微胀胀,来经天数也只有五天而以,即是第一天的经血量少,第二天多,第三天多,第四天少,第五天便停止,这才算是正常健康。

刚开始有月经来潮的女孩或许会感到一些恐慌,而且在这年纪的孩子大多都是心火很旺盛,如再加上赶功课而休息不足,那很可能导致她们的月经量很多,当然一些成年女性或妇女若休息不足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她们的气很虚(宗气不足)或血很热。宗气不足者通常会手脚无力,气短而容易疲倦。血热者通常比较难以入眠,尿黄,较年轻的脸上多会长有暗疮或粉刺。以上两种都可能会形成血瘀。这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当一个人的经血过多时,再加上其气虚而血量未能完全干净排出,故一部份残留在子宫里则会形成瘀血(血块)。当月经点点滴滴持续难以干净地排出时,这会让女性有更大的机会长有子宫瘤(请参考《女性疾病》篇)。经血量多的女性通常会有经期提前的问题,如果月经持续流量太多,这会造成血虚(血不足),最后而提早收经,造成老化速度加快。

有些女性则因为经血量太少而烦恼,甚至有者更是只来一两滴或两三天就结束 ,这都是不健康的,正常的来经血量应该是在300cc左右。来经太少是因为血虚,肾虚弱或痰湿而引起。一,血虚者通常会较瘦,脸暗黄而且吃多不会胖。二,肾虚者则常会感觉到腰背及双脚容易酸软,头晕或小腹冷痛。以上两者皆会造成血瘀,而血瘀者的经血必呈块状而且小腹会痛。三,痰湿者通常会是较胖的女性,因为其脾脏潮湿虚弱而生痰,所以其经血质地和白带也会粘粘如痰,这也会影响其身体肌肉下垂,而且久了很可能会患有扁桃腺炎。

总结来说,经血的量多或量少都是与我们的生活作息有关,再影响身体而造成的。因为休息不足,生活紧张,造成脾胃虚弱,使抗卫能力减弱及体内阴阳失和再直接影响月经病的发生,并非荷爾蒙不平衡。如有健康的脏腑,月经甚至可持续来到七十多岁,人的老化速度也同时随着减慢,而且容颜依旧。

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尿频

尿频也是属于文明疾病的一种,大部份上了年纪或患有前列腺炎(prostate)者都会有这苦恼。而少部份的年轻女性也不例外。尿频者的小便次数频密及多尿,偶尔喝些凉茶,小便次数就更多,一些患者也会因为有尿意而在半夜惊醒,有者更是小便后点点滴滴难排干净或遗尿,这也间接影响到其睡眠品质。

它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及肾阳不足(右肾虚弱)造成肾的固涩力不强,使膀胱无法贮藏尿到一定份量后再一并排出,所以患者常常觉得有尿意,但排出的量并不多,严重者则会形成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困扰。有这问题者的头发较易脱落,牙齿也比较不坚固或易敏感,腿也较没力,膝盖可能会肿或痛,女性者则白带会较多,月经点点滴滴不停,男性则容易早泄,这问题都属于同一个病理,其关系相当秘切。

造成脾胃虚弱的真正原因是休息不足,操劳过度,而影响到肾也虚弱,使肾的固涩能力减退。年轻女性若患有这问题者通常都是与其饮食有关,加上现代女性大多数以怕胖为由而选择少吃饭,多吃蔬果,这不但会造成脾胃虚弱及气血不足,而且也容易使女性患有月经病,其中包括有月经量少,月经延长或点点滴滴难干,月经不定期及腰酸(非工作造成)的问题也会出现,而男性则会影响到其性功能。

若是属于一些好酒之客,当然患有尿频的机率也较高。因为肝和脾胃要负责排掉酒精。因中焦(脾,胃,肝,胆)不让酒精成份下传到十二指肠以下而伤到下焦(大肠,小肠,肾,膀胱),故酒精量越多就会造成中焦的负担过大而造成其虚弱而导致尿频的出现。男士们房事也不宜太操劳,若肾的精气消耗过度,也会直接造成肾阳(右肾)损伤,形成尿频。

患有尿频问题者可用郭生草药来调养,草药配方为002号,115号,及1688号,一星期内方可见效。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女性疾病


现今女性许多都有肩负照顾家庭及在外干活的责任。因此精神及体力上的负担远比以前的女性高。在文明生活里,人人非常讲究时间的运用与速度,工作常常过量,休息不足及没有均衡的饮食所以身体会较虚弱,再加上女性比男性注重外表,为了拥有亮丽的外表,她们会较易轻信一些形形色色的保养方式,所以受伤患病的机会比男性高。最普遍发生在女性疾病的有四种,腋窝生痞块,颈部疾病,乳房疾病及子宫疾病。

子宫胞疾病

子宫胞疾病或子宫病是现今女性所面对的一大难题,因为它的发生率日渐频繁,大多发生在三十多岁以上的女性,不过近年来,子宫病的发生率有年轻化的腠像。这个疾病的治疗困难程度在于妇女未能及早发现患上子宫疾病而错失良好的治疗时期,而且大部份的妇女并不了解导致子宫疾病的真正原因。
一般上发生子宫疾病有三种子宫水瘤卵巢水瘤宫颈水瘤。前两者都是由内因所至,而宫颈水瘤则大多数由外伤而引起。这些疾病的共同点先形成一粒硬块,这称为痞块,这些痞块的形成是由瘀血或发炎所致当血液运行不就会造成瘀血,瘀血久而不能散就会成痞块。如果妇女疏于治疗或延迟治疗就会慢慢形成三粒。如果此问题继续恶化下去就可能会形成癌症。当癌症已形成,复原的机会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及早寻求治疗是关键所在。
如果痞块的范围太大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妇女把整个子宫胞除掉,那么这位妇女就会丧失生育能力。当子宫一祛除,妇女就会停经,那么此妇女的老化程度就会越来越快,皮肤外表的老化会更加明显。
在切除子宫胞后的妇女并非完完全全的与此问题绝缘,因为这些问题还会再来。痞块可能会出现在其它地方如乳房,腋窝等等。这是因为导致瘀血的主要原因还未解决。瘀血的形成是由一连的病因而发生。要原因在于脾胃虚弱,关系到妇女的休息不足,工作过量,饮食不衡,过度忧思,烦恼等等。当脾胃虚弱时,它的运作及吸收能力就会减弱,造成新陈代谢及抗卫疾病的能力缺乏,新生气血会不足,长久下去就会影响到身体其它系统的自然操作,那么此人就会精神不振,糊思乱想,担忧及悲伤常环扰于脑中,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瘀血的发生。
在妇女还未患上子宫疾病前,妇女应该多留意自身的月事问题,因为子宫的健康情况都会反映在女性的月事上。如发现月事有些不寻常,应该及早寻医作检查。正常的月事会有固定的周期,行经的时候并不会感觉身体不舒服而且经血会在第五天停止,它也不应该出现血块或颜色变质。如果真的被发现患上子宫疾病,最好是暂停生育计划,因为这疾病会影响胎儿的成长,后果会更加复杂。

乳房疾病

另一个普遍的妇女疾病是乳房疾病,根据调查,在马来西亚每十八位女性就有一位患上乳房疾病,这通常都发生在三十岁以上的女性。这些疾病的共同点就是在乳房发现硬物,这些硬块称为痞块或瘤。它通常会出现在三个部位,即乳肌,乳晕及乳头。
如果痞块生在乳肌,它会出现乳房的内侧,乳头的上方或下方。一般上,生长在乳房的内则的痞块会比较大,而生长在乳头上方或下方的痞块通常会比较小。痞块也可以同时生在三个不同部位,这要视此妇女的健康情况。这些痞块通常都藏于肌内,外表并不容易关察,这只能用触摸来自我简查。如果这些块状物能随手摸的方向移动,这属良性的痞块,它的成长速度会比较慢,杀伤力没有那么强。如果这些痞块是固定地的在某个部位而不能移,这属恶性痞块,它的成长及蔓延速度会很快,危险性很高。当痞块生在乳头或乳晕,这些痞块会一半藏于内一半露于外,这些痞块能从外表上关察。
痞块生长在乳房的主要原因跟生在女性子宫胞大致上相同,也是由于脾胃虚弱,休息不足造成气血循环不畅而形成瘀血。唯一不同的是个人情绪上的干扰。患上乳房疾病的女性通都会有脾气爆燥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上比较容易发怒。
如果这女性发现乳房有痞块,良性或恶性瘤,一般上医生所採用的方是手术切除,电疗或化疗。当这些痞块/瘤被清除后,此人还要检查他的淋巴结是否有出现癌细胞指标,如果有的话,这些瘤复发的机率很高,须多加留意。

颈项疾病

一般上发生在颈项疾病的有两种,扁桃腺炎和甲状腺肿。这些问题发生在女性会比男性多。它会造成吃或吞东西时感觉不舒服,颈项可能会肿,声音沙哑。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好好的处理,人会变得很垂伤,很累,没精神等等。解决此问题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西方医学的动手术来祛除,此方法是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手术有任何人为的误,可能会造成患者永久性的哑吧。
扁桃腺炎甲状腺肿会互相影响,其关系非常密切,扁桃腺炎会造成/引发甲状腺肿或者反之。这两者关系到淋巴液及淋巴腺,淋巴系统没有正常操作及运行时就会造成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休息量不足及所摄取的营养不足(人体所进食的营养不代表可以100%吸收。这些生活习惯造成自然的新陈代谢及抗卫病菌的能力缺乏,阴阳气血也随着不平衡。接着造成人的中焦(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胰岛腺)不健康,当中焦不健康时,再加上时而忧思及发怒就会大大增加患上颈项疾病的机会

腋窝疾病
为了拥有光滑的腋部,在穿起衣服来比较好看避免尴尬,大部分女性都会採用不同的方式来去除腋毛。这些腋毛是有保护腋下淋巴的作用,当这些腋毛被这些强性的化学物质破坏后会伤到其腋下经络及淋巴腺而造成细胞变质及形成痞块,这是属外伤所致。这些痞可以动手术祛除或採用自然的调养方式来修补受伤的经络。当然动手术的效果比较快,但不能确保此问题不会再来;如果採用自然调养方是需要一些时间,必须要有耐性而且它会一劳郁的祛除问题根源。
要真正完全祛除预防这些疾病,须从日常生活上做起,有健康的生活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当然饮食习惯,养健方式也要正确,不要盲目跟从市面上形形色色的保健方,须要用智来分辨正确与否,当心祸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