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8, 2013

脏生病、腑生病,表现在面肌和皮肤的简介

心属脏与小肠属腑: 
心火旺盛,下达小肠,湿热浸渍久不化则脸上 [T-] 部位多油,生暗疮、青春痘。生在面上心和小肠的穴位。 

脾属脏与胃属腑: 
脾虚胃弱,气血不调,缺乏平衡,脾邪入胃则生雀斑、黑斑、皱纹、老人斑、皮肤干燥无华,生灰或白发。 

肾属脏与膀胱属腑: 
肾火亢盛,下传膀胱则晨尿黄,中焦湿阻则头发多油,中焦热积则头发干燥。两种症状都会掉发,落发,生粉刺疮,生在脸上肾与膀胱穴位。 

肝属脏与胆属腑: 
肝火上亢,肝风盛煽,下传胆腑,眼红目赤、脾气暴躁,脸上生斑,生在肝胆穴位。如果脾胃虚弱发病则色素不均,黑斑雀斑分佈范围增大与多。 

肺属脏则大肠属腑: 
肺虚弱,热邪上亢,下传大肠,排便不顺,鼻塞感冒,脸生粉刺,玫瑰刺疮。生在肺与大肠的穴位。

注:如果[五脏六腑][脏生病、腑传病]相互发生、相互影响则全身出现皮肤美容病、皮肤病、身材体态病、老化病、掉发落发病、白灰发病及一切的杂病症状都会发生。 
 

 



胆固醇对生命的利与弊

1)在血液中的LDL低密度胆固醇负责运输胆固醇到全身以便滋养人体细胞膜、经络、生殖腺组织,来维持生命继续成长。——这是LDL对生命有益的一面。 

2)但是,在血液中的LDL低密度胆固醇的数量如果超过人体所需的饱和水平,那么多余的LDL就会沉淀在血管的管壁上,而造成血管粥样硬化,这就会导致心脏疾病。——这就是LDL对生命有害的一面。 

因此:LDL越低就越好,对生命有益。 

 
3)在血液中的HDL高密度胆固醇负责把血液中多余的LDL低密度胆固醇之沉淀物质运送回肝脏,然后加以软化和消化掉。 

因此:HDL越高就越好,对生命有益。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胆固醇是什么?

1)胆固醇是一种有如蜡状油性脂肪的物质。它一方面是来自体内自然生产的血性胆固醇,另一方面是来自含有胆固醇的日常食物,例如蛋、红肉、壳类海鲜、猪肉、羊肉、牛肉、动物内脏、牛奶、奶房产品。

2)人体之肝脏组织每天从食物中吸取脂肪、淀粉及蛋白质,不停地生产成为体内自然的血性胆固醇。
3)人体内所拥有的血性胆固醇,75%是来自肝脏的自然生产,而25%是来自日常的饮食。

胆固醇的功能是什么?
胆固醇时时刻刻为生命扮演以下的功能:
1)敦促细胞膜和细胞柔软组织的形成;

2)制造酸性胆汁以助消化和燃烧废脂;

3)帮助人体制造维生素D和敦促津液平衡循环来滋养人体经络以养命。体内若无胆固醇,以上所述的自然系统之运作就无法进行,而导致生命死亡。

胆固醇的种类?
胆固醇的种类可分为:
1)LDL低密度胆固醇

2)HDL高密度胆固醇

Wednesday, June 12, 2013

难眠加尿频

难眠/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脾胃不和,气血双亏及脾胃虚弱都会造成失眠症状。因为思维旺盛,心火上炕,肾水不足来制火,脾胃受罪而不和,加上刺激性饮料会加重难入眠之情况。

(1)若阴虚阳亢火旺时,饮水过量而造成睡前/睡时排尿次数多尿液量多,那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常期如此则是属肾阳虚,未能固涩水液排泄系统而导致排尿次数多和尿液量多。

(2)长期失眠和难眠是由于中焦脾胃虚弱(中焦代表人),若触犯上焦会发心脏,肺或脑或记忆力的疾病;若触犯下焦则会患肾,膀光,子宫等病症。

(3)中焦失守失健所导致的肾阳虚弱而有多尿,尿频的现象则须从壮本的方法着手调理。造成中焦虚弱失守失健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干扰,因为忧郁多而令宗气郁闷阻挠不顺畅运行所致。

(4)若是体重忽然减轻则须检查血糖是否太高,若是,则需早日调理以免患上糖尿病。

*这是文明生活习惯和饮食的问题而不是病。

Tuesday, April 9, 2013

天地人协和与四时睡眠养健抗病

人体不要发病的基本方法是要维持正气充足以抗邪气,因为正邪两气相搏,若邪气胜则病,正气盛则康。要令正气充足的唯一方法就是睡眠充足。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多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朝忙夜息,在天地交泰之入定时间睡眠,养精滋志,故身强体健,疾病无门入人体。因为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五路,以及孙脉及络脉等得到充足的阴液滋养,新陈代谢系统随着大自然界的运作规律,故远离患病的境界。

在饮食上,三餐有时而且每餐都有米谷精微,所以脾胃在五行属土,每日都有米谷精微滋补其地土之气,故身体健壮有力,四肢运作轻便自如。肝脏因睡眠充足而无肝火上亢横绕脾胃之土,肾脏因休息充足而远离肾阴虚之患,肺金无邪火侵袭而清肃无患。由于五脏对五行互相牵制及平衡,故疾病不易临身。

今时的现代文明社会,生活方式与大自然界的规律不协调。午夜过候还不休息,生活又紧张;三餐失时,米谷少食;脾胃多虚弱,肝火易怒;肾阴常虚,肺腑被虚火剋,令五脏之间的平衡失调,失去原有的互相牵制,疾病即生。病变未及时治疗而生复杂化,引致身体虚弱,多病易老化。

Saturday, April 6, 2013

风与寒之邪

(一)春天主气,百病之长的 “风”:

风是空气流动和冲激的现象,古语说:“风和日暖百花香”,这是描绘春的二,三月,气候如常,“和风养人”的舒适情景。如果气候发生变化,就会令人致病,这致病风称为“贼风”。风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素问。风论篇》中说:“风者,善行而数变”,说明了风的行动快而易多变,也是说风邪犯体所致之病症状可以是多种和多样化的。例如:风邪侵袭体表,会有风热,风寒,自汗,或咳嗽或鼻塞等外感症状称为伤风。风湿是风与湿合为邪所造成全身疼痛。
另一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说有一些内生疾病也称为风病,例如:眩晕,手指麻木,惊悸不寐,忽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的肝风内动之症的“中风”,这种内风与外感之外风在临床上是有所区别的。

(二)冬天主气,寒冷气候的“寒”:

此寒冷之风常令人感染“外感风寒”之病。其临床表现开始时多与外感风热病相反,但是如果未及时治疗多会病变为外感风热的症状。

中医三因致病说

人体得病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称为病因。也就是说一切能影响人体的健康令人生病的因素乃称为病因。中医称此病因为“邪”或“邪气”。病因有三:

1) 外因:六淫外邪侵袭人体,引起发病的“风,寒,署,湿,燥,火”等。

2) 内因: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所造成的疾病。

3) 不内不外因:由于“饮食失节,劳倦过度,房事不节”所伤或“外伤所为虫兽所害”等原因发病者。

Wednesday, March 27, 2013

中医的自然观

眼观四方,耳听八方,再透过鼻,舌,身,意的“嗅,味,触,感”等领悟都可感受到四周的环境,天地万物的生命是互相依赖,相助相成的循环依托着。再深层地去理解它,不难发觉到在这自然环境里,到处都是生命的写照,隐现各自的性格。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在这丰富资源的自然环境中,领悟出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规律,是一种智慧的升华,对珍贵生命的一种爱惜。

站立在宇宙的角度来看,人是非常渺小的。人类所知道的也不过是那一点点。但是周围都蕴孕着数不清的讯息,中医药就是那么一点小小的讯息。虽然是那么的渺小,却包涵了传统和非传统的医学内容,其精奥的功能是无法一一以文笔来表达……。因为受惠的是整个地球的生命体。它最伟大的容量就是没有终点,没有绝对,只有复环,继续探索和开拓,所以爱惜着这个难得又能协助延续生命的知识及讯息是难得可贵的。

中医是一门“取之自然,用于自然”的科学,在治疗的总称可归纳为“环保自然治疗学”。中药的来源是来自大自然,研究是以一物剋一物及一物生一物的相生相剋,再求证于人体试验。药渣的处理也是以无污染回归自然环保为重点,因此怎么会有副作用和破坏环境呢!取自自然的天然药物是真药,在医学上以人为主的条件下,适合于人类服用。在自然与天然的整体上,求取综合的药性后,就是除病的推动力,在健康上是作治疗的特别效果。

中医学科在力学的运用原理上,是融合了唯心和唯物的思维,它是立体圆形附带逻辑的想象力。在医疗的观点是整体宏观为主,也就是把人体看成是一个小太极,符合天地间的大太极,视人体为一副有生命有机的整体,以证候细究为主,注重正邪,相生,相剋的讯息运作来处理。

在医疗观念是以自然治病求本,寻求阴阳平衡即“除邪不忘扶本,扶本不忘壮本,壮本不忘防邪”。在医疗上的病因,是根据病情究察其发病的原因及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在医疗上的病机是依据病因,病位,证候,脏腑气血虚实变化的机理来处理。以正道为依据“顺势而治”,增强自然免疫力,引病外出,“对症治本”以删除“标病”的善治疗法,即扶正除邪,回复健康的治疗规律。

Tuesday, March 12, 2013

眩晕之因由及郭生草药调养法:

解说:诸风掉眩,皆属於肝。肝开窍於目,目为诸脉之维系。上属於脑后而出於项中。邪气若入深则随目系而入於脑,脑转则引目系急促而眩晕发作。

内因:眩晕属肝木,以肝上连於目系而应於风,故眩为肝风。症状也有因火、因湿、因痰、因虚、因暑、因气之不同病因而发作者。

外证:眩者视物皆转,晕者视物皆黑。目暗耳鸣如立舟车之上,起则欲倒。不省人事,甚至良久方醒,此乃「鬱冒」有如以物蒙其首,昏昧不知上下。

辨证:木旺风生,肝火内扰,眩晕心烦,此乃瘦人多肝火而眩晕。

以时间来辨证其「阴虚」或「阳虚」及草药配方:
(1) 晨早眩晕是属「阳虚」:补中焦益其宗气,壮阳益肾方=
002,7,113,1688,88各八药匙,23、106、68,各四药匙,一天一次,有需要可一天两次。

(2)午后黄昏眩晕是属「阴虚」:滋阴降火方=
23十药匙,106,16,各六药匙,002,1688各三药匙,一天两次,五天应该
康复。(若遇风寒而发眩冒,此乃肾气大虚,则在上方中,多加1688六个药匙)


Friday, February 22, 2013

为什么「肚腹容易胀风」及「粪便没法呈条形」

肚腹容易胀风
肚腹胀风的原因是脾胃虚弱,脾阳不振所致。有这问题者,都会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若再加上常熬夜,休息不足,那肝火就会上亢,这时的肝火就会横绕脾胃,那肚子胀风的症状就会更频密的出现。
草药调养配方:郭生草药68八个药匙满满,002和113各五个药匙。

粪便没法呈条形
因为脾胃的运化不健,肺与大肠也不健,再加上生理的休息量不足,或以少吃或不吃米饭,多吃蔬果的习惯来进食,那粪便当然没法呈条形。
调养配方可以采用郭生草药3+3+1。

Wednesday, February 6, 2013

为什么「超过午夜十一点才睡觉」对健康会不好?如果每天都是要超过十一、二点才睡,那么有什么草药配方可以调理?

在十二时辰的自然养健法,胆的运作时间是在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一点至三点是肝的运作时间,三点到五点则肺的运作时间,五点到七点则是大肠的运作时间。

胆会分泌出胆汁将人体所进食的食物进行排毒与消除多余的糖份,然后再传给肝脏来处理。肺则负责调节肺气,把体内的污气/废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各脏腑会把不要的或多余的废物传达到大肠,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所以若没有在十一点前入眠,脏腑将无法自然的运作与进行自然的排毒工作,那么残留于体内的毒素就会累积,人体就会容易发病,如高血压,胆固醇等文明疾病的出现。

如果每天都是要超过十一、二点才睡,那么应该在临睡前服用郭生草药23八药匙,加002三药匙。这配方可以揉肝熄风,避免因迟睡,肝火上亢而生风,导致肚腹易胀风的情况出现,而且也会好眠一觉到天亮。

Tuesday, January 8, 2013

领悟传统脉理新论 (作者:郭远安中医教授)

本篇所要讨论的就是四诊的总结:“脉论”,如何通过灵感的感应而在临床上发挥“辩症论治”的效果。现将临床的部分经验给予分享:

(一) 不孕不育的脉象:

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並治》中有说:“男儿脉浮弱而涩为精冷无子”。唐代王冰在《玄珠妙语》中把男性不育概括为“五不男”即天、漏、犍、祛、变。天者乃男性先天无生殖器和睾丸有缺陷或有外伤所致,漏者乃是习惯性遗精,犍者乃是去睾丸者,祛者乃是阳萎不举及虚弱者,变者乃是双性者也。

而女性不孕则概括“五不女”即螺、纹、鼓、角、脉。螺者乃是交骨如环不能开折也,纹者乃是阴户曲屈像螺纹盘旋也,鼓者阴户有皮如鼓即处女膜特别坚厚者也,角者阴中有物挺出入阳具乃阴阳者也,脉者乃终身不行经无排卵者也。

综观以上记载,说明古人已经知道不孕不育乃是要考虑到夫妇双方的生理条件。除了先天性原因,意外受伤,腮腺炎未及治,脑下垂体,严重甲状腺机能失常和人为的变性手术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外,一般看来,后天的虚体操劳过度,只须配合情绪的协调和饮食的均衡,再用中药调理冲任两脉,营养五脏六腑来整体疗理则成功机率是会很高的。Master Kwek更有高见。Master能以古代的“万法归宗及五术”中的“卜及山”之秘诀,再通过郭生草药整体调理而使成孕的百分率极高。成孕三天后,Master通过中医四诊中的“望,闻,问”能在极短时间内便可确定孕胎性别。这真是“中医药精奥”之所在。

“五不女脉”配合《难经》学说的《第五十五难》至《第五十七难》对“积”与“聚”的理论及《第十八难》的三部九候的辨脉,除了能运用于女性不孕的诊断外,还可预测是否子宫有生肌瘤或卵巢有生肉瘤或血瘤的现象。同时也可从脉象浮动感觉预测女性乳房有生块状物。这脉象就在右手腕内关之“寸,关,尺”的寸部,轻取脉浮而刺带弦,重按弹指弦而有力,关与尺部的浮动是寸部的一半。女性若有此脉象是指女性乳房,子宫或卵巢处生肌瘤,血瘤或水溜的百分率高。

这是符合中医逻辑的,因为右部是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所管的范围及“肺在上乃华盖之所”,“大肠乃司气机下行,位处下焦”,肺与大肠的经脉相表里,在生理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响。而且肺与大肠之五行属金,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五行属水,按五行的规律,金生水,水是向下流而不能倒流向上,所以诊断的部位的相生病变就发生在“肺及胸部”和“肠,子宫,膀胱及下焦部位”。